您的案件是否要申请诉前鉴定?对于诉前鉴定又了解多少呢?诉中鉴定和诉中鉴定有什么区别呢?不少人有这些疑惑,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一解纷“利器”。
何为诉前鉴定?
诉前鉴定顾名思义就是诉讼前的鉴定程序,是指在提起诉讼前或者在诉前调解过程中,经一方当事人申请或者双方当事人协商后,通过法院委托专业鉴定机构对民事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诉前鉴定有哪些优势?
省时:加快解纷过程。诉前鉴定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中的风险,从而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加快诉前及诉中工作进程,提高调解成功率。
省力:降低诉讼成本。在诉前阶段,当事人无需缴纳诉讼费即可将案件转入鉴定环节,若鉴定后双方在诉前达成调解可免去诉讼费,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省心:提高审判效率。对于诉前调解未成功而进入诉讼的案件,可以根据鉴定意见,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案件的精准审理奠定基础,缩短案件审理周期,节约司法审判资源。
申请诉前鉴定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与所涉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相对方利害关系人同意进行诉前鉴定,无相对方利害关系人的特别程序案件除外;
3.需要有具体的鉴定请求、事实、理由及鉴定所需相关证据材料;
4.所涉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本院对诉前鉴定所涉纠纷有管辖权。
申请诉前鉴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诉前鉴定申请书原件一份;
2、民事起诉状原件一份;
3、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一份;
4、基础法律关系证明复印件一份(如保险单等);
5、被鉴定对象的证明材料(如诊断证明、住院病案、车辆所有权证明等)。
诉前鉴定的流程?
1.申请人提交鉴定申请;
2.对鉴定事项进行审查,符合鉴定条件的,移送给鉴定部门;
3.立案法官组织各方当事人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
4.各方协商选择鉴定机构,无法协商一致的,由专门人员组织各方通过摇号方式确实鉴定机构;
5.申请人携带鉴定材料原件前往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由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